一、装配式建筑的含义
装配式建筑是指在预制厂预先将各种需要的各种部品(部件),如柱、梁、墙、叠合板、空调板、阳台、集成卫生间等,运送至施工现场后,将预制部件拼装、吊装,组成一种新型的房屋结构。装配式住宅由结构、外维护、设备、装修、管线四部分体系组成,分为结构、建筑,安装,装修,BIM五个专业;具有设计专业化、生产集成化,施工标准化、装修一体化,应用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6个特征。其中装配率和预制率为装配式住宅的两个重点评价指标。
二、装配式建筑的特征
(1)部件生产工厂化。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部品、部件集中在预制厂规模化、集成化生产,可以提高构件模具的使用及周转效率,也有利于装配构件生产品质的把控,减少了构件生产阶段的成本。
(2)机械化程度高。将预制厂生产的装配式构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,大大缩短了传统的现浇型模板工程人工作业量,加速了施工建造进度,并可直接降低装配式施工成本。
(3)建造效率高。在传统的建造方式中,要在主体完成后进行装饰装修,而装配式建筑是在主体结构施工时,可同时进行装饰装修剖件的预制与拼装,从而达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步的目的。这不仅仅是缩短了装修的时间,更是大大的节省了成本。
(4)缩短施工周期。外部条件对装配结构的影响很小,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现场可采用干、湿连接的方式,大大缩短组装时间,节约了施工工期。
(5)减少环境负荷。大多数的结构部件都是在工厂进行加工和制造,部件运抵工地后再进行拼装,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式,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,同时建筑噪声、扬尘相比传统建筑也少的多。
三、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
装配式建筑结构分为框架结构、剪力墙结构、框架剪力墙结构等,高层装配式住宅结构是由预制和现浇组合而成的,而低层为全装配结构,也就是全部的构件都是预制的,各部件通过焊接、螺栓方式连接。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,预应力叠合楼板反拱现象不能有效解决,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在国内发展受到制约。
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很高的预制率,整体性好,部件预制流水化,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。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高度受限。装配式住宅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预制率高、整体性好、效率高,且其技术较为完善,但因其钢筋、砼含量高,从而使其建造成本居高不下。
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。